close

這幾年工作忙碌,停寫已久的書評終於要出爐了。其實這中間有看過很多好書,但大多是網頁相關的,自認能力還不夠到可以分析或解釋箇中道理。不過也有機會看了很多心靈成長的書,其中這本大概是看到最有感觸,也最想發表感想的。

首先,很多心理或個人成長書籍的標語幾乎圍繞在如何提升或轉換個人能力以達到事業或家庭的成功,標題很吸引人,自然會讓許多讀者想透過書中提到的方式,可能是改變生活習慣工作模式或藉由工具提升效率等來達到個人成長。然而這些所謂的方法都只是一種讓一人專注在“自我“上的提升。

博客來-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有沒有想過,在2 30歲的時候,我們汲汲營營的努力,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而工作,卻很容易忘記,失去的可能是自己陪伴家人朋友或伴侶的時間,維持親密關係的時間,培養一生興趣的時間,還有追求夢想的時間。

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也許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是為了金錢,但更多人是為了工作所獲的的成就,積累下來成為以工作為目標的工作狂。從努力工作到工作狂的過程,可能是一點一滴不斷從工作中累積的榮譽引發的多巴胺上癮,就像是從遊戲中的第一關一路破關,讓我們以為這就是人生目標,就是一個值得放棄其他好好努力的事。然而就像所謂的上癮一樣,工作成癮,對尤其競爭的現代社會來說是件美德,也許就我所在的科技產業就是如此,在一個領域除了表現得好更要做的比別人更好,因為這樣才會得到他人的信賴與賞識,才有機會穩固個人名聲與榮譽,說到底,名人所追求的快樂可能不是金錢這種物質的東西,而是名聲所帶來比高人一等的感覺。

事實上,過了那段過往在年輕時打拼所獲得的聲望與財富,身體腦力都衰退的情況,人是很難重拾過往那段黃金光輝的時刻,這時候伴隨而來的只會是一遍又一遍細數過去的好,嘆息現在的差,而永遠期盼未來能再次獲得過往成就的循環。難道直到人生在世的最後一刻仍要後悔自己怎麼沒再出一本書,再獲得一次最佳員工獎,還是某個令人矚目的領域內的獎項嗎?我想就算再有名的人物,除非影響力大到影響整個宇宙,不然再過 100 年,人們早會忘記這人在世上的成就,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就真有那麼重要嗎,值得犧牲一切嗎?

作者提到他與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常常感嘆自己無法像過往時代那樣再次獲得巔峰,也有很多人因為這樣失去對於人生動力,變得沮喪甚至憂鬱(也許身為哈佛教授,身旁圍繞的也是一群菁英),認為只有在事業上再次獲得成就才對得起自己在這個世上活著的意義。於是,他到了印度拜見一位上師,向他尋求人生各階段恰當的生活方式。上師提到古印度學說認為正常生活分為四個階段:學生期 brahmachcharya(致力學習的青春年華與成年早期)家居期 grihastha(建立事業 累積財富 成家立業)林棲期 vanaprastha(退出原本的公私責任,投入性靈深度智慧晶體智力教導與信仰) 與遁世 sannyasa(老年時的最後性靈階段)。而人最容易掉入的陷阱就是太執著於追求第二階段的金錢 權力 地位等世俗的報酬,試圖讓這個階段持續一生,導致自我物化,卻永遠無法獲得滿足。舉例來說,一個科學領域出名的教授,曾在年輕時發表過不少登在期刊的論文,卻在之後研究不出比以往更好的理論知識而嘆息一生; 一位把養育孩子當作人生目標,甚至把孩子的成就當做個人努力方向的母親,在孩子成年離家後頓時失去目標而措手不及; 一位發過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的歌手,卻在中年後因境遇不同而無法再次寫出受歡迎的曲子而鬱鬱寡歡。有太多人因為把家居期這個階段當作持續一生的生活模式,於是終究無法找到最能讓自己快樂滿足的人生狀態。


因此,想要突破這個狀態,轉變到林棲期,應該要及早從追求成就的想法轉換到認識自我的階段。而這個階段的第一個方式是性靈的探究,也就是擁有一個信仰或宗教。或許對很多理科人來說,宗教就是個幌子,用包裝過的假知識或話術來吸引群眾追尋甚至受到詐騙。說真的,就我而言,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然而,經過這幾年對於生死的體悟,越來越覺得宗教裡面的人生觀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有很多平常不解的觀念,透過千年來聖人的體悟,留給後世人們的啟發可以讓人轉念,也許不需要把宗教想的如此邪惡,可以想成這些宗教的神就像古代的老子 莊子或西方神話的神 名人 詩人一樣,有了他們活過一生的領悟,更能帶給後世子孫更好的處事價值觀。書中提到:我們大多數時候,腦中都只有我 我 我,信仰可以讓我不得不進入宇宙,了解生命的起源與他人的益處。性靈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是宗教信仰,也許是閱讀 冥想 修煉 走路 音樂,在過程專注於呼吸 專注於過程 提醒自己活在美麗的地球上。

第二,視危機為轉機。作家法勒在轉換中的人生寫下關於面對“閾態"的看法,“閾態 luminality"指的是轉換工作 組織 職涯道路與關係的那段期間,他在書中採訪了數百人後發現,重大的人生轉變平均每 18 個月發生一次,這些自願或非自願的人生轉變其實經常發生,但人生最能預測的事,就是沒有什麼事是不會變的,而讓自己平靜的前提就是接受人生的無常。如果能成功走過這不安的轉變期,轉換期的痛苦將創造出生活的意義,人因此能安心度過後續的變動。值得慶幸的是,就算世界變化再快,衝擊到內在或外在,接受並找到轉換的出路將為未來人生帶來更大程度的意義。

自23歲畢業後,幾乎每一年半都會遇到人生的重大轉變,其中最艱難的職涯轉換卻也激發了我選擇網頁開發這個領域的契機,也是在家庭因素影響職涯道路的這幾年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也許只有從不斷累積的工作成就,愈能相信自己可以貢獻那一點努力,為更多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近期感到最有成就的專案就是三立節目推出的“炸裂吧女孩”這個節目,是由我們公司贊助好看娛樂,我們負責推出節目中用的投票系統,因為節目性質是讓觀眾擔任24位女孩的評審,因此只要有觀眾投票的集數就會用這個系統。第一次看到節目上300多位線下用戶操作著我開發的投票畫面,接著實際投影在新莊棒球場上女孩的票數變化,那一刻真的是相當感動,好像過往累積許久的壓力瞬間釋放,原來熱愛工作就是這種感覺。驅使我踏進前端這個領域的契機來自留學畢業後那段艱難的人生轉換期,自大學以來一直嚮往的領域讓我從自學開始慢慢摸索,經歷過一兩份實習變踏上前端的道路,將來的職涯旅程說不定會有所變化,就等待找到下一個契機,一個驅使自己想要研究的領域。

第三是為人生的下一章思考幾個問題:a. 你打算繼續從事哪些活動? b. 你將改造哪些活動,換個方式進行 c. 在不久的將來你將要開始的事。到了4 50歲,體力與腦力可能無法與年輕時相比好,但換個方向想,其實這個階段的人生獲得的閱歷與經驗比起年輕來說是較多的,反而可以透過這個優勢去思考在自己的專業底下如何轉型,假設你是一位財務分析師,或許到這個年紀可以考慮開設線上財經分析課程,或是創業開店,運用自身的財務知識掌管一家店的營運。只要換個方向,人生過往的經歷都不會白費,都是可以拿來創造事業另一個頂峰的機會。又或許可以嘗試自己從未試過的方向,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在人生的下半場可以不用再為外在的事物或目標影響,得到內心的滿足與快樂。


接著是對於本書的感想:

1. 重新定義滿足公式 (滿足感 = 你擁有的 / 你想要的)

小小的滿足,小小的確幸,成就更開心的人生。其實本書所說的概念,個人認為與古希臘哲學斯多葛學派(Stoicism)的理念相似,其主張強調理性、自律、淡泊名利以及對命運的接受,想得到內心平靜,對事物的期待就不可高過他的可能性。一生如果都過著家居型的生活型態,只會讓我們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質 名利與成就,而這些都是沒有盡頭的,我們不該為了未曾擁有的東西而哀傷,而要為了已擁有的東西而快樂。

2. 擁有一位真心伴侶或朋友,學習如何愛與被愛

幸福的秘訣不是陷入愛河,而是持續有愛,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友伴式愛情"。擁有一位知心朋友或伴侶可以在你需要談論那些內心真正的想法,或是遇到那些人生的up and downs時,仍然有那位一直在背後支持你的那個人,比起一個人獨自面對,你知道背後總是有那一位永遠站在你身後的人替你撐腰。這也是為何在很多西方國家,重視家庭生活遠大於工作,他們相信穩定而持續的親情與愛情才是面對人生轉換期的艱難過程一個幫助你繼續向前的強大力量。

3. 在有限的生命底下追求"真我"

不知是否是個人興趣,很久以前就對於“人為何活著”或“人類為何要存在地球”這種話題很感興趣。當然,雖然有很多說法,但沒有一個說法是讓我覺得有道理或邏輯通順的。直到 23 年初過年那段時間,透過 YT 老高的解說,看了“外星人啟示錄"這本書,雖然真實性令人質疑,卻讓我顛覆對於宇宙與人類的價值觀。

書中關於人類文明的起源有了一些闡述,以下是簡單從相關文章摘錄與個人想法(如果覺得是胡謅可以忽略):每一個存在宇宙的靈魂可以說是一個現在成為者,宇宙當前由同領地勢力來控制,在同領地之前是舊帝國所掌控,在公元前1萬年左右,舊帝國一名現在成為者策劃並建造了吉薩的金字塔群。金字塔四條匯聚的空中軸線精確地指向了舊帝國的關鍵星球,佈局目的是為了在舊地國範圍內創造一種反應太陽系中地球和某些星系的映象。

在公元前6800年左右,舊地國在地球上建立了其他金字塔模式文明。設立在巴比倫,埃及,中國和中美洲。為了建造這些虛假的文明建築,舊帝國在美索布達米亞地區建立了通訊站和港口,以及採石礦的作業設施。這些系統的運作管理者們都在地球上以神的形象自居。公元前2100年左右,同領地迫使舊帝國最終離開了太陽系。地球上神的控制權在這段期間被破壞了,後來人類的法老王開始接手統治者的角色。

在公元前604年,哲學家老子沉思了生命的本質,勇敢地面對自我的觀念與生活。透過這樣的做法,他恢復了某些他自己的記憶和才能對現在成為者本性的理解非常徹底,最後他終於克服了失憶的影響逃離了地球。為何要逃離地球,因為地球是舊帝國與同領地戰爭後流放犯人的監獄,存在這個地球的現在成為者與那些曾登入喜馬拉雅山的3000成員部隊都被舊帝國做了記憶處理流放到地球,所謂的記憶處理,就是圍繞在地球這顆星球的捕夢網,在人類死後,靈魂昇華並觸碰到這個捕夢網,就會進行記憶清除,重新輪迴進入下一世,要成為那位逃脫輪迴的現在成為者,就要學習如何找到那個"真我",這點與佛教當中的觀念不謀而合,因為佛教也有提到,人類死後根據你在這一生的行為會遇到不同的光,其中的一條就是投胎轉世的光,當你走進那條光,前世記憶消除,就會再次重回地球輪迴,靈魂不滅。而真正找回現在成為者記憶的人們,知道身為人類該有的本質的那些靈魂,才能真正逃脫地球的輪迴監獄,前往所謂的"極樂世界"。根據同領地的規則,在恢復記憶的技術發明出來前是禁止與地球上的現在成為者接觸。為了彼此安全考慮,地球上的現在成為者們將繼續生活在一系列連續的生命迴圈中不停地重複下去。

至於為何世界人口不斷上升,靈魂數量卻是固定的,雖然有點偏題,但有一個說法是,可以想像地球是個大型 rpg 遊戲,每個靈魂都是一個帳號,每個帳號底下都可以產生無數個子帳號,這些子帳號的存在都歸屬於那些固定數量的主帳號上,當然,至於其他生命體,比如植物或動物是否可以投胎轉世成人或是同領地與舊舊帝國的戰俘是否持續被流放到地球,導致靈魂數量的增加,這點也是個值得探討的方向。再來討論到人類文明被記憶消除這塊,假設記憶沒有被消除,靈魂本來就如高科技文明擁有更高的技術知識,那麼地球上的靈魂肯定會發展出更科技的文明,這也是為何在過往歷史的某些期間,由於捕夢網的減弱,導致有些現在成為者找回更多過往記憶,促使地球發展出更進步的技術,不管是物理 化學 科學 電腦 電子 交通上都有許多重大突破。

回歸正題,如果人的一生終究要面對死亡,面對記憶消除,怎麼才能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活出更有價值的人生,那便是傾聽自己的聲音,找出自己最想完成的某件事,這個事情不會是單一也不會有正確解答,因為只有自己最了解,全世界也只有自己這個獨特的靈魂可以做到,只有找到這個“真我”,才能充分體會人存在這一世的本質與獲得最大滿足的方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重啟人生 書評
    全站熱搜

    龍眼的歡樂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